2009年初春時分,我穿越了歷史的長廊,回到了20世紀初清末德據時代的青島,與黑白照片中的人物擦身而過,剛完工的日耳曼啤酒廠釀出了第一批酒,我將綠色瓶裝的德國啤酒一飲而盡,這滋味真是五味雜陳,但清甜的回韻竟如海岸線般攸長。

 

我要寫的不是德國,而是青島,不過,德國對青島的影響太大了,很難不把兩個地方聯想在一塊。從建築、鐵路、城市建設到啤酒,德國短短十幾年的殖民史,卻留給青島許多有形及無形的遺產,即使我只是旅人,都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種氛圍;不知是民族情感作祟,還是改朝換代後就不用承擔歷史包袱,民國以後侵佔青島的日本,幾乎被刻意在歷史上忽略了,至少對青島人而言。

 

正因如此,把青島說成是小德國,絕對不為過。尤其是靠近前海的許多區域,走在大街小巷中,很容易有置身在德國小鎮的錯覺,這些建築物充滿了德國青年派的風格,讓青島不僅很有異國風情,與大陸主要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。

 

來到青島第二天時,我就已經為我的青島印象定調了,青島根本不是我認識的一般大陸城市,它處處充滿德國建築的特色、也散發出雪梨海岸的魅力,海岸旁的高樓大廈,有點像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,黃綠色為基調的建築及小巷弄則讓我想到澳門。

 

起初我認為青島是因為有異國風情才漸漸變成旅遊城市的,後來深入之後才發現,青島原本就具有觀光勝地的條件--得天獨厚的地形及氣候、令人嫉妒的海岸線,也難怪康有為及梁實秋等文人,晚年都選擇在這裡定居了,至於異國風情應該只是加分的效果吧。

 

青島因為合宜的氣候及海岸線而成為避暑勝地,景觀有山有海,但也有歷史文化遺跡,還有全球馳名的青島啤酒。而且因為離日韓不遠,所以也吸引不少日韓觀光客前來,不過,對台灣人來說不算是什麼主流的旅遊景點,要不是因為出差的關係,我應該也沒有什麼機會前來一遊。

 

青島是個標準的海岸城市,三面環海,尤其是前海海濱區發展成相當健全的觀光線,幾乎用徒步的方式就能玩遍主要景點,但前提是腳力必須很好才是。我結束公事開始旅遊的第一天下午,從香格里拉打車先到了最西邊的迎賓樓後,後來就徒步一路逛下去,從信號山公園、基督教堂、總督府(已經改成人大與政協辦公室,沒有開放)走到棧橋,先是看盡異國情調的建築,接著又擁抱恢弘大度的海岸,但我的腳已經不斷在向我抗議了。

 

雖然腳底已經不太舒服了,但我還是持續走下去,從天后宮、小魚山、德國監獄舊址博物館到魯迅公園,再一路走到匯泉灣,這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,我決定結束今日的旅遊行程,進市區繼續逛大賣場。

 

青島不同景點的人潮差異,幾乎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。我去的迎賓樓、八大關、康有為故居這些景點幾乎是人跡罕至,但一旦走到海邊,就會赫然發現竟是滿滿的人潮。我的結論是要收費、屬於歷史文化遺跡的東西,並不受當地人歡迎,像棧橋、五四廣場這類不收費、又能親近海岸的大眾化行程,才是當地人眼中的觀光去處。

 

位於青島灣中的棧橋,就是典型的「熱門」景點,它從海岸往海中延伸達440公尺,可以算是青島的地標,連青島啤酒都以棧橋南端的回瀾閣為標誌。不過,棧橋本身只是個充斥著小販的一條橋,有販售紀念品及玩具的、有幫人拍照的、也有賣餵海鷗的食物的,我加緊腳步從人潮中殺出血路,走到了頂端的回瀾閣,原來裡頭是個了無新意的小水族館,只得悻悻然返回岸邊。

 

不過,我最喜歡的還是八大關,這裡的道路是以長城的八個關隘所命名的。嚴格來說這裡根本不能算是旅遊區,只能說是一個高級別墅區,但阡陌縱橫的道路、廣闊的庭園綠地、特色建築及靜謐的氣氛,都讓這裡像極了歐洲,除了正在舉辦藝考的地方外,我幾乎見不到超過十個人影,好像是被我包場似的。

 

有趣的是,沿路上我遇到三個人向我問路,因為我研究過八大關的地圖及方位,所以其中兩人我都能不假思索幫忙指引方向,另外一人我幫不上忙,告訴她其實我是遊客,結果她笑說「我這當地人還比不上遊客」,確實有點好笑。

 

青島這個地方的天氣挺有意思的,聽說有三分之一的日子都是霧鎖青島(我則有一半的時間都遇到大霧)。我到的前兩天,整座城市被大霧籠罩著,但第三天晚間突然下起雨來,把空中的水氣全部還給了大地,天空回復了清朗,似乎就等著迎接元宵小過年的煙花與孔明燈。

 

說起來我也挺幸運的,來青島不過六天的時間,但從大霧、晴天、雨天到陰天,各種天氣全讓我碰上了。不過,後來我發現來這裡要看天氣再決定去哪玩,因為有一天我去郊區的石老人風景區及市區的小魚山公園,都因為遇到大霧而視野不佳,如果天氣好時這些地方應該會很有看頭,遇到大霧時應該去八大關、啤酒博物館或康有為故居這些地方的。

 

雖然天氣未能盡人意,但我幸運地在青島過了個難忘的元宵,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中國人過年的喜氣,這裡的過年氣氛比台灣濃厚多了,就連元宵節都比我們除夕夜還要熱鬧一百倍。

 

元宵晚上天還沒黑,大約傍晚五六點起,爆竹與煙花的聲音便不絕於耳,一直延續到午夜十分。隨便放眼任一方位的天際線,就能看到五彩繽紛的煙花此起彼落,如果注意看的話,還會看到一盞一盞的孔明燈在夜空中閃耀著,紅色的爆竹屑更是散落各地,無一不在炒作小過年的節日氣氛。

 

路邊有不少販賣爆竹與煙花的小販,而且每家生意都很好,我猜想一方面是他們沒有禁放這類爆竹煙花,一方面是他們的煙花很便宜,所以他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應個景買點煙花的,不像在台灣買煙火來放的人好像少之又少。

 

進了市區才發現,不僅絕大多數商店提早打烊,人潮更是湧進海邊的各個景點。我下了車後原本要去湛山寺的,後來一時找不著方向,索性跟著人潮走向五四廣場,來這兒的多數是年輕人,但也有一家老少吃完飯一塊過來的,還沒到廣場我就發現半空中有零星的孔明燈,走進廣場才發現有一堆販售孔明燈、煙花與玩具的小販。

 

這兒的天燈清一色都是紅色的(每只人民幣五元),就是討喜氣用的,不像平溪的天燈有各種顏色的,各有不同所求,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還發明了四色天燈,而且硬是比單色天燈貴了一半。不過,平溪的商家算是比較專業的,還會幫客人拿到定點協助施放天燈,青島這裡的小販幫客人放天燈好像有點隨便,不待熱氣充飽就鬆手了,所以半空夭折的天燈也比較多;但青島人比較幸運的是,他們的城市沒有那麼密集的高樓大廈,所以只要走路到海邊就能放天燈了,不用像我們一樣擠到平溪去。(未完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