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歐洲風情 (3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離開巴塞隆納的前夕,為了實現重返西班牙的願望,我展開一場苦艾酒(Absinthe)的追尋記,沒想到這款激發梵谷、畢卡索、海明威無數靈感的烈酒,因為一則傳說而令人神往不已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晨六點多,巴黎的夜幕尚未褪去,我到RER車站準備搭車去戴高樂機場,行李箱與地面嘶磨的聲音,劃破了此刻的寧靜,望著空蕩蕩的月台,等車的人寥寥可數,難得享受巴黎地鐵站的寧靜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我曾去過巴黎一次,只有一次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夏天的瑞士,其實不怎麼酷熱,但可能是天氣太過乾燥,加上整天都在陽光底下走動,一路覺得口乾舌躁,這種生理反應連結到清涼暢快的飲料廣告,「我好想喝可樂」,竟然成了無比奢侈的渴望(「可」望)

(感謝Hana華文字工作室提供部分照片)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擦身而過的義大利

 

只差六公里,滿身疲憊的我,放棄了進入義大利境內的企圖。好不容易搭公車到瑞士義語區最南端的Brissago,公路上的指標顯示,到義大利的Cannobio只有六公里,但這裡沒有跨國公車,雙腳已經在抗議,時間又晚了,最後,還是要跟義大利擦身而過。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「這裡是機長廣播,大家剛剛都知道德國隊以3:0領先阿根廷,但最後的結果是4:0,德國隊擊敗了阿根廷。」在荷蘭航空的班機上,機上響起了一陣歡呼聲,不管是德國旅客或非德國旅客,同樣分享了這樣的喜悅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飛入尋常百姓家--歐洲民宿記趣

 

 九年前的這個季節,當我第一次踏上歐洲的土地,到倫敦地鐵站迎接我的,不是親戚或朋友,而是當天要留宿的B&B(Bed and Breakfast)主人,他開了一台很有年紀的Rover來載我,當天的天氣冷到不行,這間B&B其實不算溫馨,但我永遠記得那個希臘老先生和善的模樣。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打開咖啡館的門

 

學生時代讀張耀的「打開咖啡館的門」,愛極了歐陸風格的咖啡館,常想像自己也成為其中的文人雅士,在昏黃燈光及咖啡香中閱讀書寫,沒想到自己後來跑了不少國家,有機會親自體驗各國的咖啡館風情,後來,到咖啡館寫作還成了我向一座城市道別的固定儀式。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內卡河的天空很黑格爾

 

八年前,我沿著羅曼蒂克大道到了海德堡,遊走在內卡河(Neckar)兩岸的古堡及哲學家之道(Philosophenweg)間,對於這座大學城留下深刻的印象;八年後,我因緣際會到了另一座大學城圖賓根(Tübingen),從舊城區走往另一座山丘時,不知不覺間喚起了海德堡的記憶。原來,德國的大學城,還真有點似曾相識。(PS.全文照片均為圖賓根所拍,海德堡照片還在整理中)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打翻調色盤的CK小鎮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後來回想起來,我認識布拉格的方式似乎有些波西米亞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很抱歉,我要寫的不是「夜未眠」系列電影的浪漫故事,而是我離開布拉格的夜車之旅,充滿未知與不安的漫長旅程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往貝爾法斯特的城市邊緣

 

從倫敦飛往貝爾法斯特只要七十分鐘,我在傍晚時分抵達貝爾法斯特國際機場,一下飛機就聞到很濃的青草味,在進入市區的路上,更是典型的鄉村風光,像極了電影中的愛爾蘭場景。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北愛爾蘭的愛與藍

 

我要去北愛爾蘭旅行了!對我而言,這是完成英國旅遊最後一張拼圖的有趣使命,因為我曾去過英格蘭、蘇格蘭及威爾斯,唯獨未曾踏上西北方這座島嶼,我總覺得那裡應該會有截然不同於英倫本島的風貌與氣氛吧!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第三次去巴塞隆納,不想再看聖家堂與奎爾公園,決定為自己安排不同的郊區之旅。選擇了有西班牙聖山之稱的蒙瑟瑞特(Montserrat),這裡不僅有怪石嶙峋的奇山景觀,也有供奉黑面聖母的瑪麗亞修道院,我想看看高第是怎麼從這座奇山啟發他興建聖家堂的靈感,也想知道過去的修道院究竟是如何離群索居。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世界上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鎮,因為某位名人而成為旅遊勝地,成千上萬的觀光客湧至,無不是為了一睹這個孕育出天才文學家、音樂家、建築家或哲學家的地方,想知道究竟擁有怎樣的地靈人傑環境,才能造就出一代宗師。

 

湖區是我在英國旅行時最愛的地方,許多人因為這裡是彼得兔的故鄉而前來,相反的,我則是去過湖區後才真正認識彼得兔跟他的朋友們。後來看電影波特小姐(Beatrix Potter),描述了彼特小姐創造出這些可愛動物的過程,讓我更瞭解湖區、波特小姐與彼得兔之間的緊密關係,也再度重遊了湖區美好的湖光山色。

 

 

波特小姐雖然在倫敦出生,但湖區的自然風光顯然是其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,童年時期她常來湖區度假,長大後也在這裡遇上後來的另一半--土地律師威廉希利斯,四十七歲結婚後搬到湖區直到終老,在不斷的創作中,她也逐漸忘卻了初戀情人--出版商諾曼沃恩不幸辭世的傷痛。

 

 

她靠著彼得兔的可觀版稅,並在威廉希利斯的協助買下湖區約四千公畝的土地,使得湖區並未落入開發商手中,並留下原始風光至今,最後她還把所有資產都捐給National Trust,現在則成為湖區吸引觀光的重要資產。

 

 

雖然我造訪湖區時因為遇上英國爆發口蹄疫,許多草地都禁止進入因而有些掃興,但在三月春雪時節踏上這個靜謐的小鎮,還是很棒的體驗。

 

 

第一天到達湖區Bowness-on-Windermere,沿著主要馬路往湖濱的方向走,很快就找到了The World of Beatrix Potter。這裡頭陳列了波特小姐的生平及23本彼得兔原著故事,雖然我對彼得兔根本不熟悉,但很快就進入了這個童趣世界。

 

 

波特小姐第一本彼得兔繪本在1902年出版後,因為文字簡潔、劇情有趣、主角可愛生動,很快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,後來波特小姐陸續加入了松鼠胡來、小兔班傑明、刺蝟溫迪琪、青蛙吉先生、母鴨潔瑪、貓布丁、小貓莫蓓等角色,讓大人小孩同樣為之著迷。

 

 

彼得兔的繪本不僅是童話故事,更是美麗細緻的鄉村水彩畫,可以看出波特小姐深受湖區鄉村風光的影響,她不僅將從小豐富的想像力具體形諸於每個角色及情節中,更將那段悲劇戀情轉換為創作動力,成就了風靡全球逾百年的傳奇。

 

湖區因彼得兔及波特小姐而聲名大噪,當地也有許多單位安排彼得兔之旅。如果想要隨性一點,可以像我一樣任意搭著渡輪或公車,遊走在湖區的各個小鎮間,我在湖區待了四天,逛遍了BownessWindermereAmblesideKenswickGrasmereLakeside等地方,小鎮的遊客非常少,不管搭公車或郵輪都一樣,當地人卻都非常和善,公車上乘客都會相互聊天,司機也非常親切,在路上遇到老太太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,我也開心的回應,聊到因為口蹄疫情而不能親近田野風光,她們還大嘆:It’s a great pity!

 

 

湖區的湖其實大的有些誇張,有時不禁覺得這是海所偽裝的,不過仔細注意這被群山包圍、平靜無波的綠色湖面,才會確認這是湖沒錯。湖濱的風光相當經典,總有一堆不知名的鳥類駐足在伸出湖面的木棧道,悠閒地等候著遊客餵食,我遇到了來自澳洲、美國及東歐等地的遊客,但幾乎不曾看到東方面孔。

 

湖區的B&B都相當溫馨可愛,只要到旅客中心登記,很快就能幫遊客安排。我住的Brook House位於Windermere,是個維多利亞式的石板屋,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,一晚只要十七英鎊,早餐也非常豐盛,後來我在附近看到很多溫馨的B&B,真想每家都進去住住看。

 

 

我是專程去湖區的,所以不用趕行程,也有時間逐一拜訪湖區的每個小鎮。雖然不是每個小鎮都很有看頭,像我個人就覺得Grasmere沒有什麼,但如果細心品味的話,總有許多不經意的驚喜,例如我在Kenswick偶然發現鉛筆博物館與茶壺專賣店,就覺得值回票價,還買了咖啡機與沙發造型的茶壺留作紀念。

 

有一天我花了六英鎊買了公車一日卷,就隨意搭公車在小鎮與鄉村間遊蕩,有時心血來潮就忽然在某一站下車,只是去看個小小的教堂,或是逛逛花卉市集;湖區也有很多可愛的藝品店,有的店叫Peter Rabbit and Friends,有的店叫World of Lakeland Bears,你一看就知道他們在賣什麼東西,但價格可都不斐。

 

 

在湖區的前兩天都出著大太陽,後兩天卻下起雪來,所以我很幸運地看過湖區的兩種景色。下雪的第一天,我搭郵輪去Lakeside,那邊有個水族館,不過票價要5~6英鎊就沒進去,後來我決定到小鎮裡頭逛逛,沒想到一口氣走了4公里,沿途幾乎沒有幾戶人家,我走到Newby Bridge才回頭,回程時特定走進森林步道,嘴上哼著歌,腳下則踏著輕鬆的步伐,毫無目的地度過一個下午,臉上的笑容卻沒有停過。

 

 

要離開湖區的那天早上,一起床隔著窗子望出去,發現整個湖區已經淋上奶油了,可見前一晚大雪的威力十足。後來經過一家小畫廊,被裡面的爵士樂吸引進去,畫廊把湖區的風光全都蒐集在畫紙上了,我在裡頭買了兩張可愛的小卡片,妄想把那種氣氛帶回家。

 

 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袖珍小國一日遊

 

如果你要快速擴張自己的旅遊版圖,歐洲的袖珍小國不失為一個捷徑。這些國家雖然在地圖上只有芝麻大小,但可不都是弱不禁風的小國,有的是宗教信仰中心,有的是有錢人避稅的天堂,到了這些國家才知道,台灣這個小島其實一點都不小。

 

Italy01Italy03Italy04Italy06Italy21Italy22

被羅馬包圍的梵諦岡,人口不過一千多人,面積也只有兩個中正紀念堂那麼大,走路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繞完,但幾乎無人不曉它是全球天主教的權力中心,梵諦岡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,也是宗教的國度,及藝術的殿堂。

 

到達羅馬的第一站,就去了梵諦岡,正巧這天是禮拜天早上,到達聖彼得廣場時,數以千計的人在廣場上聆聽教宗保祿二世的演說,場面非常壯觀。我當然沒有仔細聆聽(畢竟我也聽不懂),除了拿起相機猛拍照外,還到了旁邊的郵局寄了明信片回家,梵諦岡既然是獨立的國家,它當然擁有自己的郵票,郵局倒成了一個熱門景點,許多觀光客都跟我一樣,從這裡寄出獨一無二的明信片,為的就是得到梵諦岡的郵票及郵戳,像是為自己或友人祈福一樣。

 

雖然繞梵諦岡一圈不用花太多時間,但如果要細心欣賞其收藏的藝術品,恐怕得耗上好幾天。在羅馬的幾天中,我一共來了梵諦岡三次,第一次先看了聖彼得廣場及聖天使古堡,第二次專程來逛聖彼得大教堂,第三次又專程來看梵諦岡博物館及西斯汀禮拜堂,這些建築物都非常有看頭,處處得見米開朗基羅及拉斐爾的大作。

 

聖彼得大教堂的氣勢恢弘,教堂正面上方有耶穌基督及十位使徒的雕像,中間則有一個醒目的圓形穹頂,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大圓鐘,分別是梵諦岡時間與法國時間(因為法國曾統治過梵諦岡),教堂裡頭聽說可以容納六萬名信眾,難怪號稱全球最大的教堂,我沒有搭電梯,爬了好多好多階梯才到頂端。

 

梵諦岡博物館雖然總是排著人龍,但一踏進這個藝術殿堂後,所有的等待都變得值得。整個博物館不僅展示許多著名的藝術作品,連天花板及牆壁都成了畫紙,驚嘆的視野幾乎找不到喘息的機會;最精彩的應該莫過於西斯汀禮拜堂及拉斐爾室了,「創世紀」、「最後的審判」到「君士坦丁」等經典作品都在這裡,這裡難以散去的人潮就是最好的註解。

 

PR21PR22PR23PR24PR25PR26PR27PR28 

位於法國南部的摩納哥,是僅次於梵諦岡的第二小國,聽說比紐約的中央公園還小。緊鄰地中海的摩納哥,因為有賭場跟F1賽事,加上位於山丘上,所以地理景觀與城市風格都與梵諦岡大異其趣,摩納哥有自己的警察、電信公司及車牌,但還是跟法國維持非常緊密的關係,法語是官方語言,過去使用法朗,現在沒有加入歐盟,但跟法國一樣使用歐元,法國也為摩納哥負責軍事防衛的任務。

 

如果說梵諦岡是宗教國家,摩納哥就是個度假國家。我非常喜歡摩納哥的景觀,整個國家就很像是一座華麗的山城花園,而且充滿度假氣息,就算我們未能進入真正的賭場參觀(要收門票10歐元),但在旁邊的「遊藝場」玩吃角子老虎及梭哈也過了乾癮。

 

摩納哥是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國家,有中古世紀的城堡及舊街,也有豪華俗豔的賭場及名牌街。摩納哥登記的國民有三萬多人,但真正住在這邊的居民應該遠少於此,因為許多外國人是因為這邊免個人所得稅才移民來此的,平常並不常居於此。摩納哥不收稅,但光靠旅遊業及蒙地卡羅賭場就轉翻了,聽說國民所得名列世界前矛,早在澳門以賭場發跡之前,這個歐洲小國荷包早已滿滿了。

 

L1L2L3L4L5L7 L8

相較於梵諦岡及摩納哥,盧森堡還算是個比較有模有樣的國家,但人口也不過40多萬,事實上盧森堡本身的意思就是「小城」。我去盧森堡匆忙待了一天一夜,沒有換任何盧森堡法郎(當時還沒開始使用歐元),後來索性不換當地貨幣,就靠信用卡付了房錢、飯錢及火車票,所以我根本沒有看過盧森堡的貨幣。有趣的是,在盧森堡用比利時法郎反而比盧森堡法郎更為普遍。

 

傍晚抵達盧森堡後,我拖著沈重的行李直奔Youth Hostel,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讓我走了一個多小時才抵達,尤其是高低起伏的特殊地形,經常要上上下下穿梭在高地與河谷之間,拖著行李的我的手幾乎都快廢掉了。

 

盧森堡有著非常特殊的丘陵景觀,有幾條河蜿蜒流經市區,幾條大橋連結主要交通要道,房舍則星羅棋布在高地、丘陵與河谷之間。晚上我沿著河畔走,一直有潺潺的流水聲相伴,偶而有突然沸騰的人聲與車聲,古城堡壁壘有微弱的燈光映照,是我印象中盧森堡最美麗的畫面。

 

盧森堡聽起來很古典,但其實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城市。因為金融服務業非常發達,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中國民所得最高的國家,這裡的人種明顯比其他西歐國家多元,看到不少非洲裔及中東人士,年輕人穿著都很龐克,經常開著重型機車或雙B名車呼嘯而過,有些人行徑跟瘋子沒有兩樣,而且人普遍不是很友善(可能是因為不會講英文的關係),但年輕女孩都挺漂亮的。

 

盧森堡街頭到處可見牛的彩繪藝術品,各種色彩、姿勢與造型的牛至少有好幾十頭,我一直搞不懂為何選擇牛,因為牛跟金融業實在很難聯想在一起。有人說是因為歐洲發生狂牛病之後,新任大公為了祈福才這麼做的,也有人說是因為舉辦過奔牛節的關係,有人說盧森堡的畜牧業也很發達,所以才選擇牛,無論如何,這些藝術品倒是成為城市景觀的一大特色(下次我就要來寫有類似動物藝術品的歐洲城市)

Dadan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«12